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快讯

四川成都:从“养老”到“享老” 织密“15分钟养老圈”

发布时间:2025-10-22

在成都,一场关乎“老有所养”的温暖实践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养老图景。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成都以“社区养老综合体+居家上门服务”为双翼,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到“优”,从“散”到“聚”。
近日,记者前往成都市武侯区、锦江区、温江区等地,深入探访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实效,看成都如何用“一刻钟”的时间半径,丈量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更方便:让服务“触手可及”
以往,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分散、距离较远,许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难以享受到便捷的生活与健康服务。成都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整合社区资源、搭建信息平台,有效缩短了老人与服务的物理距离,让服务“触手可及”。
走进成都市温江区红孩儿社区生活服务站,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是便民服务点,更是一座“全龄生活枢纽”。站内设有爱心便民助力站,提供应急支持、工具借用等九大便民服务,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贴心伙伴。在健康体验中心,几位老人正排队使用中医AI问诊设备,一旁的艾灸调理区飘来淡淡药香。“我每周都来做一次颈椎热疗,舒服多了!”在天府家园社区居住的余阿姨笑着对记者说,“走过去也就十分钟,就在家门口,非常的方便”。
红孩儿集团董事长王明波介绍,公司以“政府引导、企业投入、社区承载、公益赋能、商业运营”五位一体模式,整合资源打造社区嵌入式服务站。记者看到,服务站内还设有“邻选好物直播间”,串联产地直供与社区提货,实现“线上下单、家门口取货”。这种“微生态”服务模式,正是成都构建“15分钟养老圈”的缩影。
在成都市锦江区,记者来到一座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的“养老枢纽”——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里集全托、日托、老年教育、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服务于一体,形成“1+N+N”辐射式服务网络。该中心负责人付晓莉告诉记者,“老人来这里可以一站式办完所有养老项,不用再东奔西跑”。
成都市武侯区推出的“颐居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集成全区养老服务资源及老年人数据档案,构建起一张“线上养老网”。老人通过12349服务电话或APP下单,即可享受助餐、助浴、健康管理等上门服务。成都市武侯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杨红久介绍,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建立老年人信息化数据档案13.6万余份,提供服务超25万次。
更实惠:社区食堂的“人情味”
价格是不少老人享受专业养老服务的“拦路虎”。因为担心花费高、负担重,很多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态度是“不敢常来”“不愿多用”。成都通过发放养老积分、推出普惠套餐等方式,让服务更接地气、更可负担,真正把实惠送到老人手中。
中午11点半,成都市武侯区龙腾中路社区食堂逐渐热闹起来。记者看到,老人们有序排队,挑选着当日的营养套餐。窗口上方悬挂着A、B两类菜单,分别为川味和清淡口味,还设有糖尿病、高血压专属营养餐。
“我几乎天天来,两荤一素加汤,用积分抵扣后自己只花几块钱。”在蓉颐助餐·社区食堂用餐的王大爷告诉记者,他最喜欢这里的干锅排骨,“外酥里嫩,辣得恰到好处。”
成都颐成和居民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允靖介绍,他们每月提供300份免费或优惠餐食给老年人、环卫工人等群体,并与乡村帮扶项目合作,销售高山土豆、有机蔬菜等农产品。“我们不仅是食堂,更是社区的情感驿站。”
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券”养老积分系统已成为连接老年人与服务资源的“数字纽带”。据了解,锦江区“春熙券”积分面向70岁以上老人及60岁以上经济困难的老人发放,最高每月160分,可用于辖区内养老服务设施、社区食堂、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所消费。
“我每个月有60个积分,相当于60块钱,可以用来理疗、吃饭。”今年84岁高龄的李奶奶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积分余额,“以前怕花钱不敢常来,现在有了积分,心里踏实多了。”
截至目前“春熙券”养老积分已累计发放11084.95万分,已使用9448.38万分,覆盖7.8万名老年人。
更开放:打破“围墙”与“隔阂”
传统养老院常因封闭管理而形成“孤岛”,内外隔绝、资源难以共享,不仅限制了老人的社交生活,也造成了公共设施闲置。成都市推动“开放式养老”,打破有形的围墙与无形的隔阂,让院内院外老人互动互助,资源活了、人心也暖了。
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板块,锦欣百花锦园养老院以其“去边界化”的设计理念令人耳目一新。走进园区,只见绿树成荫、步道蜿蜒,与周边的白鹭湾湿地公园自然衔接,难以分辨哪里是养老院、哪里是公园。
“我们不只是建一个养老机构,而是打造一个公园康养生态链。”锦欣百花锦园院长廖华说,通过景观多元、功能多元、活动多元的设计,让老人与自然、与社会保持连接。在这里,养老院的公共区域向周边社区开放,老人可以参加老年大学课程、逛市集、参与社区活动,实现“机构养老”与“社区生活”的深度融合。
成都市武侯区万兴路养老院同样展现了开放式养老理念。该院首层设有中医馆、社区食堂、茶饮店,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周边居民的日常打卡地。项目负责人介绍,“花园式+开放式”建设理念打破了传统养老机构的“围墙”,让老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外面的老人走进来,享受到了专业的为老设施;里面的老人每天都能看到新面孔、交到新朋友,欢声笑语多了,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