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6
5月28日发布的《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2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77万人。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成绝对主力,就业结构持续改善
就业结构持续改善。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9.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0.6%,这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首次超过四成,成为绝对主力。
2010年,吸纳就业排首位的是第一产业,占36.7%,第三产业为34.6%;2011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超过第一产业,跃居首位,占35.7%。之后,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数量不断增加,第一产业吸纳就业数量则稳步下降。这说明我国就业结构正从传统的一产为主力向三产占大头的现代就业结构转变。
对比全球高收入国家,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多在10%左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多超过60%。相比之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就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到2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失业人数小幅增加,2013年末为926万人,2012年末为917万人。全年全国共帮助5.8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2014年,全国共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4.1%。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的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7元。2014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864元,比上年提高255元,增长9.8%。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
最近一直有传言称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公报》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