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讯

北京:积极探索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12-16

      近年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瞄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实际需求,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探索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的“北京模式”,在老有所养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措并举


夯实养老服务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坚持以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一是建体系。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打造“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在市、区层面,建立了两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作为全市和区域养老服务的运行枢纽和指挥平台,集成区域专业化资源。在街道、乡镇层面,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照料中心,作为就近养老的集中养老专业服务平台。在社区层面,按照“政府无偿提供设施、运营商低偿运营”思路建设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总服务台”。目前,北京共有养老照料中心287家、养老驿站1374家,老年人在一刻钟服务半径内基本能够得到较为便捷的养老服务。
  二是保基本。率先将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通过政府购买驿站服务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个人清洁等4项基本养老服务。整合碎片化福利政策,实施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等制度。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全市共发放补贴津贴74.02亿元,惠及86万名老年人。建立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制度,对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残疾人等服务对象,给予每月1200-3600元的入住机构补贴,确保经济困难老年人住得起养老机构。
  三是强供给。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公办民营改革,优化养老服务商业环境。从2012年至2021年,全市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数量从400家增长至571家;运营养老床位从7.6万张增长至11.2万张,新增养老床位3.6万张,70%以上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建设或运营。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星级评定,强化综合监管,机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在提升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式,将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搬到老年人家中,将专业的照护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床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8000余张。
壮大队伍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近年来,针对全市养老护理员总量缺口较大,特别是从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急需紧缺的现状,出台了一系列暖心举措,在吸引和留住养老服务人才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拓展养老服务人才供给,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固本强基,想方设法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对全市养老护理员、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老年社会工作者开展全员培训。2010年以来,全市共有24人次在全国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以上12人次。1.45万名养老护理员中,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的9700余人,占比达到67%。
  二是筑巢引凤,吸引更多年轻优秀人才投身养老行业。从2021年开始,建立了毕业生入职奖励制度,对在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满一年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发放入职奖励。
  三是拴心留人,为取得职业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岗位津贴。从2021年起,对在养老机构内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或签订劳务协议、专职从事养老护理服务且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按月发放最低500元、最高1500元的护理岗位奖励津贴。
试点先行


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
  居家社区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居家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全市22万多名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85%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现实问题,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培育一类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实现全面覆盖”的总体思路,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培育一类主体”,即加快培育政府引导、严格监管、以养老事业发展为目标、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服务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即创新就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异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全面覆盖”,即实现不同年龄、不同类别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全面覆盖。
  与以往的养老服务模式相比,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特别是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化照护护理刚性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将专业机构养老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推动养老服务从以往兜底线、保基本为主,转向在保基本的前提下向普惠性方向发展。在管理体制上,改变以往由政府主导发展养老事业产业的思路,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新型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推动养老行业良性运行、银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工作机制上,由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居家养老市场化运行体制;在服务模式上,坚持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做到全要素供给、全天候响应、全方位服务、全链条管理,构建老百姓买得起、买得到、信得过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让分布在社区的养老管家和护理员队伍成为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规划师、健康管理师、护理康复师。
  今年10月,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北京康养集团,在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正式启动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旨在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系统破解养老工作的短板和问题,加快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将通过开展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探索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在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发展中的定位,走出一条市场主体门槛准入有规范、服务品质有保障、经济效益可持续、市场运行可循环的养老服务产业模式,并在总结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步向西城区其他街道乃至全市推广,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度健康晚年,乐享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