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入会 中文/ EN
线上申请 线下申请
行业快讯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讯

共同守护1974万江苏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发布时间:2023-08-03

  养老服务既是关系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之大者”,也是关乎千家万户安康幸福的民之关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江苏是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截至2022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3.18%,高于全国3.38个百分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期间部署打造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苏适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效。

  为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协调促进,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开拓创新,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破解养老服务深层次矛盾探索新路径,谋划新方案。





聚焦人才培养

技能竞赛“大练兵”



  7月19日—21日,2023年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盐城市举办。此次竞赛由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盐城市民政局承办,江苏省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江苏老年周报社、江苏省社会福利协会、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协办,为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单人赛项,综合考核选手基本理论知识水平和生活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等各项实操技能应用,是全省养老服务领域技能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志性品牌项目。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表示,举办此次竞赛,既是对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集中展现一线养老护理员“工匠精神”和动人风采的盛大舞台,有助于在养老服务领域掀起“练本领、赛技能、筑匠心”的热潮,对于全社会扩大养老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荣誉感、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决赛现场,选手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操作技能情境赛,结合长者照护不同场景,将翻身叩背、使用康复辅具、指导老年人参与文娱活动、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干预、老年人能力评估、心理支持、健康宣教等有机融合,充分考察选手在综合情境下的实操技能。

  各参赛队领队、教练、选手,竞赛协办单位代表、媒体记者代表等在现场观摩。选手们精湛的技艺、细致的操作、用心的服务、出色的应变,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闭幕式上,竞赛裁判组认为,此次竞赛贴近真实的老年人生活场景、贯穿真实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取材养老服务一线真实的案例、还原选手日常真实的操作,办赛特色鲜明,实践导向凸显,并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获得此次全省决赛一等奖的6名选手,由竞赛组委会颁发证书、奖杯;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全省决赛前3名的选手,按照规定直接晋升技师技能等级。参加决赛的理论和实操考核均合格的选手,按照规定直接晋升高级工技能等级。

  竞赛还通过小程序“云观摩”形式,吸引各地民政部门、养老领域从业人员、社会公众等16万人次在线收看竞赛开幕式、两轮决赛和闭幕式实况。

  为办好此次竞赛,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立了竞赛组委会,组建了工作专班,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自今年4月竞赛启动以来,省本级和13个设区市认真落实竞赛要求,面向养老机构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5万多名养老护理员开展练兵比武,约550人参加选拔赛,经过竞赛比拼,56名养老护理员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决赛选手平均年龄31岁,其中“90后”占比71%,最年轻的选手24岁;男选手4名,数量较上届有所增加;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5%,其中1名为硕士学历。

  推动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技能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创新引才育才留才机制,实施康养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开展养老护理员大练兵、大比武、大轮训,“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37.2万人次,超过11万人次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江苏省积极探索打造“学历教育+实习实训+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省政府与民政部建立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协作机制,省民政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全国首家本科起点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全省有83所中高职和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育养老服务产教融合型企业12家。评定24家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养老护理员一次性岗位补贴、入职奖励、特殊岗位津贴等系列激励制度,三年累计发放各类津补贴4000余万元,惠及1.5万余名养老服务人员。开展江苏省“最美养老护理员”选树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尊重养老护理员的良好氛围。通过提升技能强素质、创新模式增活力、健全机制优保障,全省以养老护理员为主力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为打造“苏适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此次大赛上还传来重大“利好”消息。为破解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难点堵点问题,畅通养老服务人才职业上升渠道,在民政部指导下,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养老护理职称体系,为广大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正式发布《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这是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进程中一项开创性的务实举措,对促进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激发全省养老护理人才发展活力,吸引更多专业人员投身养老护理行业。省民政厅将牵头组建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于年内组织开展全省首批养老护理职称评审工作。



聚焦民生实事

“苏适养老”进行时



  2023年,江苏省养老服务领域共承担6项省政府民生实事,分别为“实施3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5000人次”、“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500个社区助餐点”和“改造提升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

  根据养老服务领域民生实事特点,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养老服务项目推进方案的通知》,明确主要任务、相关标准、序时进度和工作要求,科学量化6项民生实事指标,压实工作责任。各地民政部门优先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高龄、失能半失能、残疾老年人等有意愿的重点对象纳入民生实事保障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适度扩大保障对象范围。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地按照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序推进。截至6月底,家庭适老化改造已开展评估定项23554户,入户改造5975户;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已进行硬件设施改造1014户,签订照护服务协议1008户;省级制定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线上培训方案,各地已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165场,培训4434人次;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已开工改造98个,完成改造投入运营35个;社区助餐点已开工改造488个,完成改造投入运营242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已开工改造761个,完成改造投入运营186个。

  养老服务领域各项民生实事均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指导各地按照《居家适老化改造事项建议清单》、省地方标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营规范》,进一步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年初研究制定《社区助餐点基本要求》、《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基本要求》,明确建设资质条件、场所设施、运营管理、服务功能和服务要求等。特别是在惠老助餐方面,南京市按照“七个统一”要求打造示范性社区银发助餐点,力促助餐服务品质化发展。无锡市开展“锡心香伴”惠老助餐攻坚行动,推动实现全市助餐点全覆盖。南通市建立助餐服务质量第三方考核制度,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以及满意度电话回访。

  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年度安排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专项资金9.4亿元。明确各地可从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老年人福利类)、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本级养老服务事业经费、地方彩票公益金留存部分统筹安排民生实事项目资金。同时,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由社会力量建设运营的民生实事项目,按当地规定享受相应建设、运营补贴。

  各级民政部门将民生实事落实情况作为养老服务领域重点督查事项,实行按月调度统计,按月盘点分析。按照部署,9月底前,各地完成民生实事任务要达到70%。11月底前,各地要全面完成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任务,做好验收认定和资料归档,并完成“金民工程”养老服务系统相关数据入库。



聚焦调查研究

提质增效解难题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近两个月来,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率调研组到各地进行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实地走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谢晓军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按照主题教育要求,认真梳理问题,把基层和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作为检视整改方向,推出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稳定发展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民政系统将重点围绕统筹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统筹居家社区和机构服务、统筹硬件设施和人才培养、统筹行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让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

  在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基础上,江苏省相继出台两份重磅文件——《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和《关于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是江苏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的一揽子制度性安排,将全方位促进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守护1974万江苏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实施意见》聚焦解决当前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中,进一步简化养老机构申报手续,完善办理指南,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鼓励优质品牌化、连锁化养老服务企业拓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明确养老服务组织用水、用电、用气参照执行居民价格,实施“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实施意见》启动“养老服务+”行动,促进养老服务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政策衔接、资源共享和服务融合。江苏将支持企业参与老年产品用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发展康复辅具产业;深化养老服务智慧赋能,打造一批智慧养老服务案例场景;支持面向中老年人群开发重大疾病、商业养老等保险产品。

  《若干措施》搭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框架,引导各地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老年人最需要、最关心的领域,针对兜底保障、特殊困难、失能失智和一般老年群体,分层分类提供精准化服务,逐步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若干措施》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组建国有养老服务集团公司,探索将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政府投入资源或者出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优先用于基本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既是面向广大老年人服务的夕阳事业,又是具备十足潜力的朝阳产业。这两份文件也始终强调要统筹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明确养老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

  省民政厅和省慈善总会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共同实施“牵手夕阳——高龄独居老年人安全守护”项目,将主题教育落实到解民忧、纾民困、回应老年人急难愁盼的创新实践中。该项目由省慈善总会出资200万元,联合各级民政部门和慈善组织,坚持“自愿申请、免费发放、依法履责、协同服务”原则,向省内约1万名有需求的80周岁以上高龄独居老年人赠送智能手环,守护高龄独居老年人的居家安全。

  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将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持续打造“苏适养老”服务品牌。聚焦供给高质量,做优“原居享老”、做实“社区安老”、做强“机构颐老”,深化养老模式融合发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聚焦普惠高水平,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统筹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等城乡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人人享有。聚焦享老高品质,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壮大“银发经济”产业规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来源:《新华日报》